南方日報訊 (記者/黃少宏)24日,南方日報報道的《南沙直指國際航運物流中心》受到廣泛關注和熱議。對於國際航運物流中心的打造,專家認為,關鍵是要奪取全球航運物流的話語權,改變當前承擔大部分船舶制造和運力但定價權卻不在我們手中的不利地位,塑造屬於我們的“航運指數”。
“南沙在造船、運力等基礎方面已經很不錯了。”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鄭天祥表示,當前我國的造船實力在全球排名第一,佔全球的30%,貨運佔全球的40%,而南沙佔領了中國造船業第三的位置,貨運量也是排名前列的,這都說明南沙打造國際航運物流中心是有基礎的。
“但也明顯存在短板。”鄭天祥直言不諱,在航運物流產業鏈的高端部分,我們缺乏話語權,特別是在金融、服務方面,仍然和國際先進國家、地區存有很大差距。這種差距具體表現在,倫敦航運量僅僅是200萬標箱,遠遠沒有上海的3000萬標箱、深圳的2000萬標箱、南沙的1000萬標箱那麼多,但是“波羅的海指數”這個控制著全球航運話語權的指數卻是由倫敦發布的,船舶交易和運輸的定價權為他們所牢牢掌控,國際海洋法等規則大部分由他們主導制定。同時倫敦還擁有國際航運交易所,全球船舶租賃、買賣大部分業務在倫敦完成,這直接給交易所帶來了不菲的中介費,並刺激了當地金融業的發展,形成了以航運物流為中心的服務產業,包括海事仲裁、海運保險,這些產業都屬於高端服務業,集聚了大量的人才、資金。“全球航運帶來的增值‘蛋糕’有50%在倫敦。”但是在這個鏈條中,南沙以及香港在內的國內港口,佔比不足10%。
“這種局面很不合理,改變的呼聲也越來越大。”鄭天祥分析指出,當前國家提出的“一帶一路”(即“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其中一個目的就在於打破西方國家的這種封鎖。當然這種改變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奪取全球航運物流的話語權,還必須在金融、服務以及制度創新等方面下功夫。
“航運和金融是孖生的。”鄭天祥認為,倫敦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並非偶然,而是伴隨著其全球航運中心地位的取得而形成的,因為船舶的買賣耗資不菲,往往需要相應的金融服務支撐,而金融的優勢服務也在幫助航運中心崛起。因此,南沙必須發展金融業特別是航運金融,如融資租賃,為船舶、飛機買賣、租賃等活動提供支持,為航運中心的建立提供金融支撐。
“服務方面,我們必須在國際海事仲裁、海運保險方面取得突破。”鄭天祥認為,由於國際海洋法等海事規則是英美主導制定的,我們在這方面也缺乏話語權,因此必須培養專門的人才,學習研究國際海事規則,並尋找其中的問題,參與國際海洋法的制定,才能改變被動局面,海事上的仲裁、保險業務才不至於被其他國家所壟斷。
(來源:南方日報) |